欢迎访问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网站!
首页 > 大师风采 > 正文
  • 于晓明

于晓明

不忘初心 为建筑行业发展筑路

1985年大学毕业后,于晓明被分配到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至今。期间,开展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完成了60余项大中型与重点工程的暖通空调设计和大量省内外重点工程的设计评审与评优工作,三十多年的坚守让他对自己的事业愈加热爱。

简介


        所谓大师,不是空谈的理论家,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者与实干家,并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染他人。
 
创新设计  为行业发展筑路
        如果把暖通空调行业比作正在建设中的工程,那么于晓明就是一名正在精心建设这项工程的优秀工匠,他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创新技术及宝贵经验融入了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当中,化作行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砖每一瓦,为行业发展筑路。
        1985年大学毕业后,于晓明被分配到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至今。期间,开展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完成了60余项大中型与重点工程的暖通空调设计和大量省内外重点工程的设计评审与评优工作,三十多年的坚守让他对自己的事业愈加热爱。
(于晓明)
       在众多设计工作中,让于晓明印象深刻的工程项目莫过于1992年设计的上海山东齐鲁大厦项目。该项目是建设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集办公、商业、金融、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建筑,也是当时山东省的一号重点工程。大厦建筑高度120m左右,属当时山东省最高的建筑。按照那时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措施要求,当建筑物的高度超过50m左右时,空调冷热水系统需进行竖向分区,以降低空调设备和管道及配件等的承压,保证系统安全。但是于晓明在设计该项目时,并没有循规蹈矩地采用传统设计方法,而是率先大胆采取了一项创新设计技术,将冷水循环泵与冷水机组的连接方式由“压入式”改为“抽取式”,空调水系统在垂直方向不分区,一泵到顶,从而降低了冷水机组的工作压力,解决了由于分区带来的机房面积大、中间换热系统热损耗、设备一次投资多、运行管理不方便等不利问题。
        另外,对该工程的空调冷水还采用二级泵变流量系统,且二级泵采用了变频调速泵,大大降低了空调水系统的运行能耗。对该工程空调水系统设计所采取的创新技术与方法,于晓明曾通过发表在1995年《暖通空调》刊物上的“上海山东齐鲁大厦空调及通风设计”一文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广大同行进行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借鉴作用。上述两项节能技术目前都已被正式编入了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及节能技术措施中。
(上海山东齐鲁大厦)
        除此之外,于晓明1991年还完成了 “山东省政府大院区域供冷供热动力机房” 技改项目的设计。该工程利用明湖热电厂的废蒸汽余热,为4台150万大卡/小时的蒸汽吸收式溴化锂冷水机组和4台高效率的浮动盘管换热器提供热能,满足了省府大院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的需求,实现了电厂余热回收,属省重点节能项目;1995年完成了援外工程“塞拉利昂共和国福拉湾学院校舍”的修缮设计;1998年设计完成了“山东省委大院区域供冷供热机房”的技改设计;2006至今,分别完成了“寿光商务中心”、“北京泰山饭店”、“青岛西海岸医疗中心综合楼”、“济南市西客站片区场站一体化工程能源中心”、“济南汉峪金融中心”等大型重点院审项目暖通空调方案的确定及技术审定等工作。每一个优秀项目中都倾注了于晓明对于设计工作的专注和对建筑节能及创新技术的不断追求。
严谨行事  对本职工作负责
        行业内的设计大师有很多,而每一位大师身上都有独特的标签。
       认识于晓明的人,在提及他时都会用“严谨”一词来形容,记得某行业大赛的工作人员说过一个关于于晓明的小故事。
        当时该大赛已经进入后期紧张的评审环节,于晓明作为该大赛的评审专家,要负责审阅大量作品,然而工作量的增加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每一件作品的认真态度。在审阅某参赛作品时他感觉作品的设计说明中提供的空调冷负荷值可能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参赛作品中类似的小问题不会有人特别关注,但于晓明偏要较这个真,他给参赛者亲自打电话询问,耐心交流,直至问题得到明确解决。
        有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谣是这样传唱的,“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战马;瘸了一匹战马,败了一次战役;败了一次战役,丢了一个国家。”在别人看来一个细小的问题就好像是无关紧要的铁钉,而在于晓明眼中把它看的像民谣里的国家一样重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细节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正是认识到小细节的重要性,所以每一个环节他都力求做到更好。
        严谨的行事作风让领导更加放心地把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交给他来设计,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得到了多方赞誉。
       工程设计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舒适环境和生活。90年代初,尽管我国迎来了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但在工程设计中尚未应用。据于晓明回忆,当时他在负责上海山东齐鲁大厦项目的设计时,对其空调冷热源、通风与防排烟及末端系统等的设计还只能通过手工进行计算和绘图。由于项目规模大、功能复杂,设计时间紧,建筑、结构等专业都是安排两个以上设计人员共同承担设计任务,唯独暖通专业从方案到施工图的全部设计任务只安排他一人承担。暖通专业设计系统多而复杂且工作量大,他每天面对着0#图板必须集中精力对有关系统精心构思,并尽可能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一些先进、创新技术融入每个系统的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就要抓紧时间一笔一笔地精细绘图,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睡眠不足也常导致鼻子流血。尽管现场设计比较艰苦,但在他看来每设计完成一个系统或一张图纸,就像攻克了“敌人的一座碉堡”一样痛快,心里满是“胜利”的喜悦。
 
       如此周而复始地做着这些既费脑又费力的设计工作,并没有影响于晓明对于工作的严谨态度,直至项目设计圆满完成,也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不懈怠。于晓明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得到了院领导和同仁们的认可,也受到了建设方的赞誉。工程建设方的一位建筑界资深知名专家周总,在仔细查看并研究了暖通专业的设计图纸后,赞不绝口地说该项目的暖通设计采取了许多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系统设计很合理,图面质量好且达到了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实属一项优秀设计。
       虽未曾经历那样的高强度的工作,但仅听闻一二便已觉得万分敬佩。而这种严谨、认真的行事作风和工作态度他坚持了三十多年,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也成就了他的今天。
 
不忘初心  直面困难和挑战
        零分幸运,一分坚守,十分努力,造就一位大师。大师之路绝非坦途,毫无幸运可言。于晓明也不例外。
       于晓明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只经过了十三年的工作时间就由一名普通助理工程师晋升到了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最高技术职称,这在同年代人中也算是很快的了,可以说前途一片大好。
        然而,情况在1998年时发生了变化,当时整个国家经济不太景气,很多楼堂馆所基建项目下马,设计市场疲软,许多设计人员面临下岗的困境。为此,院里鼓励设计师“下海”创业,这对埋头做设计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深知利害的于晓明,在院领导的鼓励下,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毅然决然地带领几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踏上了“一业为主,两头延伸”的下海创业之路,在不忘初心、以工程设计为龙头的前提下,开展了设计之后的工程安装施工、暖通空调设备产品代理等延伸业务,新的身份、新的工作对于晓明来说及时挑战又是机遇。
        所幸,于晓明并非经不起现实和困难考验的人,回忆起那段短短两年的时光时,于晓明的言语中透露着几分自豪,他说凭借专业知识他的公司完成了很多项目的设计、施工及产品供应,如:山东省政府大院区域供冷供热动力机房设计、山东大厦燃气锅炉房设计、新疆住济办事处综合楼设计、山东省政府行政办公楼空调系统改造设计与安装、山东省建设银行宿舍空调冷热源机房改造设计与安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供热外网设计与施工、山东省农业银行办公大厦空调换热设备供货与安装等,可以说自己的小公司经营的还算有声有色,经济效益也不错,人均产值在院里名列前茅。但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这段经历也着实让他和同事们吃了不少苦头,跑甲方、做方案、搞设计、做标书、签合同、深夜接货等工作就已经很繁重了,但不得已与一些不守信用的单位走上法庭对簿公堂打官司,就更是闹心头疼了。这段不平常的艰苦经历,不仅让于晓明对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以及产品营销等方面有了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夯实了他日后的工作基础;不但丰富了他人生阅历,而且在他自己的履历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凭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再加上人脉关系,继续下海创业的话也必能做出一番业绩。但坚守初心的于晓明,始终惦念着设计和技术管理与研究工作。2000年时应院里建设需要,于晓明参加了院副总工程师、设备专业总工的竞争上岗,并以较大的优势当选,面对抉择,为了挚爱的事业他离开了苦心经营的公司和难舍的同事们。
     “ 大师”是一个荣誉,一种象征,一种认可,永葆对设计的赤诚之心,才无愧于大师之名,于晓明正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编写标准  规范设计与施工
        法律规范言行举止,标准与规范能够保障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经过30多年的工程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于晓明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受到了业界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早在1991年就受邀参与或主持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技术措施的编写工作,为规范指导行业更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先后参入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GB 50627-2010、《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P-BIM软件技术与信息交换标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等10余项国家标准、规范及措施的编写工作;主持完成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 37/T5043-201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126-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155-2019、《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37/T5043-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 37/T5097-2021和等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相关章节的主编工作;主持完成了华北六省市《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L N 13N7、山东省《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L02N907、《采暖设备安装图集》L90N91-96、《供热管道及设备保温》L04N905、《采暖系统及散热器安装》L06N902、《采暖管道及附属设备安装》L07N903等8项建筑标准图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

 (于晓明参与编写多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
       在于晓明看来标准和规范就是设计行业里的法律,编制、修订这些“法律”既能提高、扩大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知识面,又能为广大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并能在保证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使建筑工程更加舒适、节能、绿色、健康。
著书立作  但当学术活动带头人
        于晓明非常注重把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及时总结并编写专著或论文发表,为设计师同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帮助。
       多年来,作为主编之一,发表了《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设计与安装》和《医院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专著2部,参编国家《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宣贯技术指南》、国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宣贯辅导教材》、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指南》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热水锅炉房中热水循环水泵的合理运行与选择》、《上海山东齐鲁大厦空调及通风设计》、《高层建筑中燃油锅炉房设计探讨》、《溴化锂直燃机机房设计》、《溴化锂直燃机房水系统设计探讨》、《空调冷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探讨》、《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暖通空调系统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探讨》、《山东省政府机构建筑供暖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措施探讨》、《对平衡阀功能与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等问题的探讨》、《集中供热住宅供暖系统节能设计要点》、《热水集中采暖系统设计与安装》等20余篇论文,均发表在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暖通空调》上。
       于晓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山东省工作部主任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火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刊物《暖通空调》编委等职务。
       多年来,于晓明作为我省开展学术活动的带头人,积极参与和组织全国与全省的暖通空调制冷热动学术年会和技术交流活动,为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组织了2000年以来历届 “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热动学术年会”,协办了2003年在青岛召开的“鲁港建筑设备技术交流研讨会”和2009年在烟台召开的“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第3届技术交流大会”及2012年在烟台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活动。省级和全国性学术年会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业专家演讲、专题技术论坛、标准规范解读、企业名优产品与技术交流、节能环保设备产品展示等。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提高了业内工程技术人员的学术与技术水平,而且起到了产、学、研、设等多方面联系与交流的纽带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于晓明和他所带领的山东省“暖通四委会”,自2000年以来向全国暖通空调分会推荐的年会学论文每届都超过百余篇,数量位居全国前三名,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和全国组织开展学术工作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专业委员会”。
 
 
 
发挥特长  当好助手与参谋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于晓明深知要想促成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多年来于晓明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努力做好山东省住建厅等主管部门的助手与参谋,用实际行动助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等,并以此更好地促进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
        2002年在国家相关规范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于晓明受省建设厅的委托,完成了《山东省城市住宅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和《山东省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技术规程》的起草工作,并撰写了《山东省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施工图审查技术大纲》(2002年);之后,又起草了《山东省预防传染病传播建筑空调通风和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对措施》(2003年)、《山东省建筑节能设计专项检查表》(2005年)及《山东省政府机构建筑物采暖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中长期规划》(2006年)等重要文件,2008年又完成了省住建厅委托的《山东省施工图审查大纲》的修编工作。
       2006被省住建厅聘为“山东省建筑节能岗位培训教师”,积极参加了省住建厅在全省组织的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宣贯培训活动;2007年、2012年、2015年又分别作为国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编写组的主要成员,参入了在全国多个省市的规范宣贯活动。于晓明为山东省及全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另外,于晓明还多次参加了省住建厅组织的山东省施工图审查人员暖通专业的培训授课工作及节能设计与施工执法检查活动,并作为省住建厅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与了省内众多大中型重点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如济南市政务中心、济南市奥体中心等项目。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全省重点工程的设计质量及其建筑节能性能提供了重要保证。
       2012年以来,于晓明还被住建部聘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连续九年参加了对多所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评估工作,为高校科学开展教学育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辛勤耕耘  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于晓明获得各种荣誉达百余项。
       其中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环境与设备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国家科技部标准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先后获得首届“山东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当代杰出工程师”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晓明所获诸多荣誉)
期许未来  共勉青年设计师
       青年设计师是行业发展的希望,于晓明在专注于设计工作的同时不忘栽培青年设计师。
       在于晓明看来,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他成为大师的舞台,提供了青年设计师成长的空间和机遇,因此他在专注于设计工作的同时不忘培养青年才俊。
       他说一名年轻的设计师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通有关工程设计规范,并能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还要有一种踏踏实实、精益求精、虚心好学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工程设计中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尤其是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再者,要及时对自己做过的工程设计进行技术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依此来不断提高学术与技术水平;最后,因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做好本职工作,一定要不断充电学习,“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将来暖通空调行业发展趋势一定是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而且智能化、人性化,要求设计师对绿色节能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精品,更好地助力行业发展。”工作需求对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加强非常重要,后期要不断地学习进取,学好外语,不断充电,扩大知识面,时刻把握本专业的技术发展动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乃至工程设计大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路走来于晓明始终心系行业发展,专心做好设计,三十多年的积淀才成就了今日“设计大师”之名,值得我们学习和点赞。

电话

会员管理:0531-87087237

网站咨询:0531-87087239

客服一 客服二 公众号 返回顶部